当前,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科技创新解决方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既需要在项目组织方面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和强大动员能力,同样也需要突破现有体制机制束缚,进一步优化完善科研资金管理和监督。
本期分享的是大华安徽分所为某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科研费用专项审计的项目案例。
一、项目背景
科研经费结题审计工作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把好科研经费使用“出口关”关系到国家财政科技资金安全有效。大华安徽分所接受某高新技术企业的委托,对研发费用进行专项审计。
二、 主要做法
(一)立项阶段的问题
1. 对公司的立项未建立设计评估和充分的市场信息调研,不真实的立项数据和条件参数被纳入立项决策中考虑。
2. 缺少立项终止条件设置。
3.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研发计划,提出研究项目立项申请,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4. 企业可以组织独立于申请及立项审批之外的专业机构和人员进行评估论证,出具评估意见。
(二)研发项目的管理问题
企业是否存在由于信息沟通不到位及研发项目进度控制不利,延误产品上市机遇期;项目人员能力是否额能够胜任。查验企业是否做到跟踪检查研究项目进展情况,评估各阶段研究成果,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完成,有效规避研究失败风险。
(三)研发项目验收
检查项目进度情况,企业能否做到建立和完善研究成果验收制度,组织专业人员对研究成果进行独立评审和验收。企业对于通过验收的研究成果,是否委托相关机构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申请专利或作为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等进行管理。
(四)研发项目的财务核算
检查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等是否有书面的资料,比如图纸;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中,材料与燃料是否用明确的领用说明,另外动力费是否有单独的电表在计算;检查研发用的设备费用是否一次性记录入研发费用;检查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等费用是否单独归集。
三、成效影响
项目组按照《中央财政科技计划项目(课题)结题审计指引》(以下简称《审计指引》)及给科研人员“减负”要求,提升审计效率,充分尊重科学研究不确定性的特点,注重保护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新性,同时要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审计服务质量,为科技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为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世界科技强国做出贡献。此次专项审计工作,取得了诸多成效。
一是聚焦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资金、企业研发财政补助专项资金及省市县级配套资金、研发中心建设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培育科技奖励资金的落实情况,确保科技创新资金专项运用于科研创新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真正实现科技的创新价值。
二是聚焦落实使用合肥高新区创业创新服务券(以下简称“合创券”)相关政策情况,核实是否以合创券的方式落实支持企业购买创新服务、购置研发设备、开发仪器设备共享补贴政策,项目组通过走访相关科技企业,与企业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积极向企业宣传初创期科技企业合创券申报、科技奖励资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做到让企业对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让政策红利落实到位。
三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比对,筛选出疑点问题,锁住问题重点,逐一排查核实,通过查看网络公示情况,核查是否存在同一项目多头申报重复获取财政补助的情况,对一个企业承担多个不同年度项目的情况进行着重分析,进一步提升科技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项目承做团队:大华安徽分所